声明:本文根据外媒信息编写而成,部分情节作了润色,请理性阅读
2014年初春,平壤的寒意尚未褪尽,一场比天气更冰冷的清洗风暴正席卷着朝鲜的权力核心。
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姑父、曾经的二号人物张成泽被处决后,一股无形的恐惧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。
人人自危,每个人都在疯狂地与“张成泽余党”这个标签划清界限。
在这场血腥的效忠竞赛中,国家计划委员会副委员长金哲民,用最极端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“清白”。
他亲自整理了长达五十页的黑材料,将自己的恩师、时任铁道部长的朴武一送上了审判庭。
材料中,他详细罗列了朴武一如何接受张成泽的资金支持,如何利用职权为其输送利益。
证据确凿,朴武一在被捕后第三天就被秘密处决。
踩着恩师的尸骨,金哲民非但没有受到牵连,反而因“揭发有功”,被破格提拔,进入了劳动党中央委员会,成为了权力棋盘上一颗炙手可 KAI 的新星。
一时间,他被誉为“忠诚的典范”。
然而,就在金哲民被最高领袖亲自接见并予以嘉奖的那个深夜,他没有回家,而是驱车来到了一处更为隐秘的宅邸。
开门的是人民军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、上将李苍和。两人对坐,沉默良久,李苍和缓缓开口:「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的?他……相信你了?」
金哲民的脸上褪去了所有白天的谦卑与激动,只剩下如冰川般冷酷的平静,他点了点头:「他相信了。现在,没人会怀疑我们了。下一步,该我们为张成泽同志……讨还血债了。」
一场以“忠诚”为伪装,旨在颠覆最高权力的惊天密谋,在平壤最核心的两个权力人物之间,悄然拉开了序幕。
他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,却未曾料到,最终摧毁这宏大复仇的,竟是一个他们从未放在眼里的细节。
01
金哲民很清楚,要想活下去,甚至更进一步,就必须先变成一条“疯狗”。
一条主动撕咬同类的疯狗。
张成泽倒台后,整个与他有过关联的派系都成了待宰的羔羊。
金哲民和朴武一,都是张成泽一手从地方提拔上来的技术官僚,是这条线上最显眼的人物。恐慌如同瘟疫,在他们这些“门生”之间蔓延。
有人试图外逃,有人彻夜烧毁文件,更多的人则是在绝望中等待末日的降临。
金哲民选择了第三条路:献祭。
在一个深夜,他找到了恩师朴武一。
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,整日以泪洗面。
金哲民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,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一个事实。
「老师,我们两个,只能活一个。您年事已高,家人也早已安排妥当。而我,还有用。」
朴武一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,嘴唇颤抖着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他看到了金哲民眼中没有丝毫的情感,只有一种为了生存而燃起的、近乎野兽般的火焰。
「与其被别人揭发,不如让我来。这样,至少我能活下来,您的家人,我会尽力保全。」金哲民的声音很轻,却像一把冰锥,刺入了老人的心脏。
三天后,金哲民的举报信出现在了最高层的案头。
他成功了。
当他站在万人大会上,声泪俱下地控诉“叛国贼张成泽及其余党朴武一的滔天罪行”时,他甚至能感受到背后那道满意的目光。
他知道,自己拿到了第一张门票。
而另一张门票,掌握在李苍和手里。
李苍和,人民军的上将,典型的军人。
他的命是张成泽给的。
2009年,李苍和在一次边境冲突中指挥失误,导致一个小队全军覆没。
按照军法,他将被送上军事法庭。
是当时陪同视察的张成泽力排众议,把他保了下来。
张成泽只说了一句话:「一个从不犯错的将军,也从没打过仗。我需要一个知错能改的猛将,不是一个明哲保身的懦夫。」
从那天起,李苍和的忠诚就只属于张成泽一人。
当张成泽被捕的消息传来时,李苍和正在前线指挥演习。
他当场拔出配枪,差点就要带着部队冲回平壤。是他的副官死死抱住了他,才没酿成大祸。
张成泽死后,李苍和像变了一个人。
他不再是那个脾气火爆、爱兵如子的将军,变得沉默寡言,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。
他疯狂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,将他掌管的第91首都防卫军团,打造成了一支钢铁般的部队。
所有人都以为,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新领袖的忠诚。
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在磨砺一把刀。
一把准备随时出鞘,刺向敌人心脏的复仇之刃。
而金哲民的“投名状”,让李苍和看到了机会。
一个同样被张成泽赏识,却比自己更懂得在政治漩涡中伪装和生存的盟友,出现了。
金哲民进入中央委员会后,利用职权,巧妙地将李苍和的首都防卫军团调入了平壤的核心防御圈,负责最重要的几处战略要地的卫戍。
两颗复仇的种子,在权力的土壤下,开始悄悄地联手,生根发芽。
02
时间和机会,是复仇者最宝贵的资源。
金哲民和李苍和为此整整准备了一年。
他们的计划被命名为“狩猎”。目标,就是在“太阳节”(金日成诞辰纪念日)的阅兵仪式上,一举擒获最高领导人及其核心层。
这个计划堪称疯狂,但又无比精密。
第一步:权力渗透。金哲民利用自己日益增长的政治影响力,不断安插自己的人手。他以“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”为由,将一批在地方上受过张成泽恩惠、但因位置偏远而未被清洗的干部,巧妙地调入中央各个看似不重要,却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部门。这些人像一张无形的网,为他提供着各种情报。
第二步:军事部署。李苍和则全权负责军事行动。他的首都防卫军团是行动的核心。根据计划,阅兵当天,军团的三个主力旅将以“阅兵方阵”和“外围安保”的名义,合法地进入平壤市中心。
第一旅,伪装成受阅部队,将在通过主席台时,突然发难,控制主席台上的所有高层。
第二旅,负责切断平壤所有对外通讯,包括广播、电视和网络。他们为此秘密演练了上百次。
第三旅,也是最关键的一支力量,将闪电般地占领护卫司令部。那里是保卫最高领导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只要拿下那里,整个“狩猎”就成功了一半。
第三步:舆论准备。金哲民甚至提前准备好了一份“告全体人民书”,内容是揭露张成泽冤案的“真相”,并宣布成立“临时国家委员会”,拨乱反正。这份文件被他藏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。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们还进行了一次风险评估。唯一的变数,就是护卫司令部。那里的士兵忠诚度极高,装备也是全军最精良的。
硬攻,必然会造成巨大伤亡,且容易走漏风声。
「必须智取。」金哲民在一次深夜密会中对李苍和说。
李苍和沉思许久,想出了一个毒计。
他利用自己作战局局长的身份,签发了一份“演习命令”。
命令护卫司令部在太阳节前一周,进行一次“紧急拉练”,将大部分主力调往平壤郊外。
理由是“测试在紧急情况下,外围部队支援首都的能力”。
这份命令需要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的联合签署。
而时任主任黄炳誓,是一个极度谨慎多疑的人。
金哲民再次出手。
他通过情报网得知,黄炳誓的一个侄子因为走私而被国家安全保卫部盯上了。
金哲民利用职权,悄悄地将案子压了下来,然后在一个“不经意”的场合,向黄炳誓透露了这个消息,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彻底解决。
黄炳誓心领神会。
几天后,那份调动护卫司令部的演习命令上,多了他的签名。
至此,所有的障碍似乎都已被清除。
金哲民和李苍和看着桌上的平壤地图,上面用红笔圈出的行动路线清晰无比。
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。
然而,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不起眼的环节。
一个足以让整个计划万劫不复的细节......
03
李苍和的首都防卫军团,虽然是精锐,但按照规定,卫戍部队在平壤市内只能配备常规执勤弹药,也就是每个士兵不超过30发子弹。
而发动突袭,控制整个主席台和护卫司令部,这点弹药远远不够。
行动需要的是作战级别的弹药基数,包括大量的实弹、手榴弹,甚至还有几枚用于攻坚的火箭弹。
这些重火力弹药,全部存放在位于平壤西郊的“17号军火库”。
根据规定,调取作战弹药,需要总参谋长、总政治局主任以及最高领袖“三方联合签批”的最高指令。
这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。
但李苍和利用了另一个规则漏洞。
作为作战局局长,他有权在“紧急战备状态”下,先行调动军火库的物资,事后再补办手续。这个权力是为了应对突发战争而设立的。
计划是,在“狩猎”行动开始前6小时,也就是太阳节当天的凌晨2点,李苍和会亲自启动“紧急战备程序”,以“防范美韩特工在阅兵式上发动恐怖袭击”为由,强行打开17号军火库,为他参与行动的三个旅换装弹药。
整个过程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,然后在凌晨4点,部队以“安保”名义进入预定位置。时间衔接得天衣无缝。
负责管理17号军火库的,是一名叫做韩大勇的后勤部上校。
此人当了二十年的库管,死板、认死理,是军中有名的“老顽固”。他的人生信条就是:规定大于天。
李苍和并不担心他。因为在绝对的军衔和权力面前,一个上校的固执不堪一击。
只要他拿出作战局的“紧急战备令”,韩大勇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,也得开门。
行动前三天,李苍和派自己的副官去17号军火库“检查安防”,实际上是最后一次确认库内弹药的种类和数量。
副官回来后,报告一切正常。但也带回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。
「报告将军,韩大勇上校说,最近军火库的弹药管理系统刚刚升级。现在每一次弹药的出入库,除了纸质文件,还必须在中央电脑系统里进行电子登记。他说这是总后勤局的新规定,为了防止弹药流失。」
李苍和皱了皱眉:「电子登记?能绕过去吗?」
「韩大勇说不行。系统是联网的,只要一登记,总后勤局的数据库会瞬间收到备份。除非……能把整个军区的网络都切断。」副官回答。
切断网络?这正是他们“狩猎”计划中的一环,但那是行动开始后才做的事。
提前切断,等于直接暴露。
「一个小小的电子登记而已。」李苍和挥了挥手,没有放在心上,「行动当晚,我会亲自去。他一个管仓库的,难道还敢违抗我的命令?到时候,我让他登记什么,他就得登记什么。就以‘战备演习’的名义登记,等我们成功了,这些记录都可以抹掉。」
金哲民在得知这个情况后,也觉得李苍和的想法没错。
在朝鲜,下级的绝对服从是铁律。
一个上校的“原则”,在一位手握重兵的上将面前,脆弱得就像一张纸。
他们都认为,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问题,可以靠权力强行碾压过去。
这个致命的疏忽,为他们宏大的复仇计划,提前写好了墓志铭。
04
太阳节当天,凌晨1点45分。
三辆军用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17号军火库。
李苍和亲自从第一辆车的副驾驶上跳了下来,军靴踏在水泥地上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军火库的管理员韩大勇上校早已在门口等候。
他看着李苍和以及他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的士兵,表情有些困惑,但还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「李将军同志!深夜前来,是有什么紧急任务吗?」
李苍和递给他一份文件,声音低沉而威严:「韩上校,接到紧急情报,有敌特企图破坏阅兵仪式。总参谋部命令,首都防卫军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。这是紧急弹药调取令,马上开库,为我的部队补充作战弹药。」
韩大勇接过文件,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看了看。
文件上有作战局的红头和李苍和的签名,但缺少了最重要的另外两个签名。
他扶了扶眼镜,有些为难地说:「将军同志,按照规定,调取作战弹药需要三方签批……」
「我说是紧急状态!」李苍和打断了他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,「难道你要为了死规定,延误战机,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吗?这个责任,你担得起吗?」
巨大的帽子扣下来,韩大勇的额头渗出了冷汗。他知道,违抗上将的命令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犹豫了片刻,最终还是咬了咬牙,点了点头:「是!我马上开库。但是……将军同志,按照新规定,我必须进行电子登记。」
「那就登记!」李苍和不耐烦地说,「就登记为‘紧急战备演习’!」
「是!」
韩大勇转身带着两名士兵,用钥匙打开了厚重的军火库大门。
李苍和的士兵们立刻涌了进去,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,将一箱箱弹药和武器搬上卡车。
一切似乎都很顺利。李苍和看着手表,时间刚刚过去半小时。
而此时,在军火库的登记室里,韩大勇正坐在电脑前,眉头紧锁。
他并没有按照李苍和的命令,将出库理由登记为“演习”。
他那颗死板的脑袋里,此刻正进行着天人交战。
李苍和将军的命令绝对不正常。哪有在阅兵前几个小时,以“反恐”为名,给整整三个旅换装重火力的?这根本不是反恐,这是要打一场小型战争的配置。
而且,将军的表情太紧张了,他身后的士兵们眼神里不是戒备,而是……一种准备赴死的决绝。
但是,违抗命令,他当场就可能被枪毙。遵守命令,如果将来出了事,他这个经手人也绝对脱不了干系。
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许久。最终,这个老顽固的“原则”战胜了恐惧。
他没有能力去判断上层到底发生了什么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严格按照他所知道的、最安全的规定去办事。
他在出库理由一栏,没有填写任何文字,而是输入了一个特殊的代码:“999”。
这个代码是总后勤部在安装这套新系统时,专门为仓库管理员设立的一个秘密“报警键”。
当管理员受到胁迫,不得不进行违规操作时,只要输入这个代码,系统表面上会显示一切正常,出库单也会正常生成。
但实际上,一封最高优先级的警报邮件,会瞬间、同时发送到人民军保卫局、总政治局和护卫司令部的最高长官的加密邮箱里。
输入代码后,韩大勇打印出了一张正常的出库单,颤抖着双手,拿出去交给了李苍和。
「将军同志,都……都办好了。」
李苍和接过单子扫了一眼,满意地点点头,将它揉成一团,塞进口袋。他拍了拍韩大勇的肩膀:「你做得很好,韩上校。为了共和国,你的付出,组织会记住的。」
说完,他转身下令车队出发。
看着远去的卡车尾灯,韩大勇瘫倒在地,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。
他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,还是做错了。他只知道,他做了自己认为唯一该做的事。
05
凌晨2点35分。
人民军保卫局局长赵庆哲的手机发出了一阵尖锐的蜂鸣。
这是最高级别的警报,意味着国家安全可能受到了直接威胁。
他从床上惊坐而起,打开了加密邮件。
发件人:17号军火库。内容:代码999。附件:一份详细的弹药出库清单,数量庞大到足以装备一个师。提货人:上将,李苍和。
赵庆哲的血液瞬间凝固了。他立刻联想到了最近护卫司令部主力被“演习”调离的异常情况。两件事串联在一起,一个可怕的词涌上他的心头:兵变!
他不敢有丝毫耽搁,立刻用绝密线路,将电话直接打给了最高领袖的秘书室。
十分钟后,在平壤的一处官邸内,金正恩听完了所有的汇报。
与身边那些惊慌失措的将军们不同,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色。
他忽然冷笑了一声,打破了死寂。
在场的指挥官们立刻提出了应急方案:马上调动城外的部队,封锁平壤,全城搜捕李苍和的叛军!
「那样一来,平壤就打成一锅粥了。」金正恩的声音异常平静,他缓缓转过身,「敌人要的是在阅兵式上动手,那说明在阅兵式开始前,他们不会有任何动作。我们还有时间。」
他看着墙上的地图,手指在上面划过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手指。
「传我的命令。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「第一,立刻通知黄炳誓,让他以总政治局的名义,用‘演习计划变更’为由,命令正在郊外拉练的护卫司令部主力,立刻、全速、秘密返回市内,在天亮前,完成对广播电视台、通信大楼、党中央大楼的隐蔽布防。记住,是隐蔽,不要惊动任何人。」
「第二,通知阅兵总指挥,将原定于上午9点开始的阅兵式,‘因天气原因’,提前到清晨6点举行。所有受阅部队,必须在5点前在指定位置集结完毕。这条命令,现在就传达下去。」
「第三……」他顿了顿,嘴角露出一丝冷笑,「以我的名义,分别邀请金哲民副委员长和李苍和将军,于清晨5点30分,到我的办公室来,说我要和他们‘提前沟通一下阅兵式的安保细节’。」
命令下达,在场的人先是愣住了,随即倒吸一口凉气。
这三道命令,堪称绝杀。
第一道命令,是釜底抽薪。将最精锐的护卫司令部调回来,重新控制住关键节点,让李苍和的部队即使冲进市区,也变成了瓮中之鳖。
第二道命令,是打乱节奏。将阅兵时间突然提前3个小时,彻底打乱了“狩猎”计划的所有部署。李苍和的部队刚刚换装完毕,根本来不及在5点前赶到指定位置发动突袭。他们的计划,在时间上已经破产。
而第三道命令,则是诛心之计。在那个时间点单独召见两人,等于直接告诉他们:我已经知道了。你们是自己来,还是我派人去抓你们?
06
凌晨4点,正在指挥部队秘密开进的金哲民和李苍和,几乎同时接到了这三条让他们如遭雷击的消息。
他们瞬间明白,计划已经败露。
提前的阅兵时间,让他们失去了行动的窗口。
调回的护卫司令部,堵死了他们所有的去路。
而那份来自最高领袖的“邀请”,则是最后的审判书。
李苍和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,他拔出枪,对着天空怒吼:「就差一点!就差一点点!」
金哲民则显得异常平静,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,对李苍和说:「结束了,苍和同志。我们输了。去吧,去见他。像个男人一样去,至少,我们努力过。」
清晨5点30分,金哲民和李苍和准时出现在了最高领袖的办公室外。他们被解除了武装,然后走了进去。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。
半小时后,两人被从侧门带走。
当天,太阳节阅兵式在清晨6点准时举行,一切正常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
事件的结局是,李苍和、金哲民及其核心同党被全部处决。
首都防卫军团被彻底改组,所有参与行动的军官都被送往了劳改营。
他们那些被安插在各个部门的家人和亲信,也在随后的大清洗中被一一清除。
那个输入了“999”代码的军火库管理员韩大勇上校,在事发后第三天,被授予了“共和国英雄”称号。
但在授勋仪式后不到一周,他便因“突发心脏病”死在了家中。
他的家人得到了丰厚的抚恤,然后被集体迁移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偏远地区。
一切的痕迹都被抹去,这场足以颠覆朝鲜的未遂兵变,就这样消融在了历史的迷雾中。
只有平壤的权力核心,才永远记住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,和那个因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轰然倒塌的宏大计划。
权力,容不下任何侥幸。
旺源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开-国内正规配资平台-配资好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